资料搜索

寺庙起源


汉代中央政府高级官职有「三公、九卿」。三公办公居住的地方称之為「府」,九卿办公居住的地方称之為「寺」。所谓「公府卿寺」。「寺」是皇帝直属的永久办事机构。宰相下面的办事机构称则為「部」,有六部,以「礼部」為首,礼部就是现在的教育部。

    佛教最初到中国,是东汉明帝派特使至西域迎请的。摩腾、竺法兰两位法师接受礼请,带著佛经到中国以后,由外交部接待,下榻於「鸿臚寺」。鸿臚寺即是现代的外交部,鸿臚寺卿就是外交部长。汉朝的制度,外交直接归皇帝管,不在宰相权限内。



两位法师到中国后,与朝野谈得非常融洽。中国人希望他们继续留下弘扬佛法,但因鸿臚寺仅是临时招待国宾的地方,不能永久居住。於是皇帝下令,就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增设一寺,命名「白马寺」,这是中国第一座佛寺,也就是推行佛陀教育的办事机构。

    佛寺称「寺」,表示与皇帝底下办事机构的地位是平等的,这是对佛陀教育的尊重。取名「白马」,表中国人心地淳厚。那时候的经书、佛像是白马从西域背过来的,為了不忘白马驮经的功劳,这座寺就取名為「白马寺」。




白马寺是中国第一个佛陀教育的办事机构。直属皇帝管辖。换句话说,这是由皇帝亲自护法,向全国推广佛陀教育。我们在中国看到许多古代寺院的匾额,都写上「敕建」。说明这是皇帝下令所建的。而宰相所管辖的礼部,是掌管儒家等其他学说的教育机构。可以想像,由皇帝亲自推行的佛陀教育,必然是更快速而普及的深入民心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寺庙 起源

上一篇:菩萨--正等正觉
下一篇:丛林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