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搜索

八关斋戒

「八关斋戒」是在家众修二十四小时出家众的戒,期限是一天一夜。

    《八关斋法》云:此八关戒。亦名八支戒。又名八种长养功德法。前之八法。名为关戒。后一不非时食。名之为斋。斋戒合名。故云八关戒斋。「关」谓关闭八恶。不起诸过。「斋」者齐也。谓禁止六情。不染六尘。齐断诸恶。具修众善。故名斋也。

    《大乘义章十二》曰:「防禁故名为戒,洁清故名为斋。」
  又《南山业疏》云:「斋谓齐也。齐一其心。或言清也。」故持斋者,以清心之不淨也。

    「八戒」分别是:一不杀生。二不偷盗。三不淫欲。四不妄语。五不饮酒。六不著香华鬘,不香涂身。七不歌舞倡伎,不往听观。八不坐高广大床。

    八关斋戒中特别注重「斋」。「斋」是不非时食,也就是「过中不食」。『中』是日中,过了日中以后不再进食,名为「持斋」 。

    八关斋戒的内容,前五项即是五戒,只是将五戒中的「不邪淫」改为「不淫戒」。因为受持八关斋戒时,不但禁止邪淫,即使合法夫妻间的关系也不可,所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信众称为「淨行优婆塞、优婆夷」。后面三项,则与出家众沙弥十戒相同,仅不含沙弥第十戒「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」。

    从戒相而言,五戒、八关斋戒都是在家学佛必须遵守的。五戒属根本戒,八关斋戒属加行戒。出家的功德非常殊胜,但出家很难,在家人能不能得到出家众的功德?也行,可以得到,八关斋戒就是出家戒。

    修八关斋戒,最重要是对八关斋戒的仪规意义、修行的道理方法了解。如果没有出家众带领,个人可以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愿受持。或居士中有长者大德对仪规熟悉者,也可主持带领。

    八关斋戒的限制是一天,如果第二天再继续持,还要再做仪式;亦即天天持,天天需做仪式,它的效果只有一天。

    八关斋戒非常重视「持斋」。「持斋」有严格规定,在古代,通常大概于十一点至十一点三十分之间,午餐用毕,则决定不过中。过中之后只能喝水。凡是有沉淀的饮食(包括牛奶、豆浆),喝了之后即属破斋。应至次日早晨才能吃东西。

    持斋,完全看自己发心。慢慢练习,最重要是心地清淨。心地清淨,所需饮食自然少,过中不食则不觉困难。若心不清淨,必须补充营养。营养能量不够,感到挨饿很苦,挨饿愈苦心裡愈烦躁,如此则失去了斋戒的意义。应知,持八关斋戒心地需非常清淨,如果反增烦躁与妄想,那就错了。纵使受戒,也仅徒具形式,无实质内容。

    八关斋戒著重在「斋」,但是「戒」也不能疏忽。现在的生活方式与从前不同,现在大家习惯用阳曆,特别在国外,大多数一星期工作五天,星期六与星期天是休假日,我们不妨利用休假的这两天来修斋戒。如果不讲形式上的仪式,我们在每个星期六、星期天,著重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、修慈悲心,这是「斋」的真实内涵;这两天特别注重修十善业道,即是「戒」的意思。能修二十四小时的清淨、真诚、恭敬,即非常难得。现在我们看到许多修八关斋,徒具形式,缺乏内容,所以得不到殊胜的功德利益。

    过去,章嘉大师曾做比喻,说明小乘戒,如出家戒沙弥律仪,在家的五戒、十戒、八关斋戒,这些小小戒,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对这些小小戒一定要遵守,不能违背。就像台北至高雄的火车票。必须买了票才能上车,且在车上时常要保持这张票,不能丢弃,到站还得要交回。这个比喻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,学佛一定要持戒,一定要守规矩。

    我们在佛经裡看到,有位皇后,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,某日受持八关斋戒。这天皇上吃饭,对菜色不中意,发了顿脾气,要杀掉厨师。皇后怎麽办?这天八关斋戒全破光了,救了这位厨师。怎麽呢?逗皇帝欢心,让他把这件事淡化。到第二天皇上吃饭时想起,「昨天我不该发这个脾气,你看我那麽好的一个厨师杀掉了。」皇后说没有,我把他藏起来了。这属开戒,善巧方便。

 

《八关斋法》节录

    如来御世。本为利乐一切众生。而众生根性不同。故教设多方。教虽非一。而不出三学。所谓戒定慧也。然定慧多门。戒列七众。出家则比丘禀受二百五十大戒。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。式叉摩那学其六法。沙弥沙弥尼俱持十戒。在家则清信男。清信女。戒开两门。一五戒终身持。二八戒六斋日持。或十斋日持。或随自意。有暇日即持。然戒虽云一日一夜。其所获功德利益。非凡所测。如摩尼宝珠。虽复轻小。而胜一切诸宝。

    有斯善利。捨而不为者。有二种人。一者不信三世善恶因果。在儒不修五常。宁信如来出世五戒。由是人天路绝。道果无分。二者顽痴无知。不识君臣父子。孝悌忠信。惟知食息。畜生无异。宁晓迁善。是二种人。枉得人身。一生无善可记。肆意非为。一朝业果现前。追悔何及。其有智者。速宜受持。

    阿含经云。吾今成就。皆由持戒。八戒十善。无愿不获。若受八斋。首须忏悔先罪。然后受戒。应生惭愧。发恳切心。作如是言。

    我某甲。从无始生死已来。至于今日。身业不善。杀。盗。淫。口业不善。妄言。绮语。两舌。恶口。意业不善。贪欲。瞋恚。愚痴邪见。不信因果。造此十不善罪。今向十方三宝诸佛菩萨。三乘圣众。现前师僧。求哀忏悔。作如是忏已。教受言。

    我某甲。归依佛。归依法。归依僧。一日一夜。为淨行优婆塞(女人。当云优婆夷)。如来至真等正觉。是我世尊(三说已次受三结)。

    我某甲。归依佛竟。归依法竟。归依僧竟。一日一夜。为淨行优婆塞。如来至真等正觉。是我世尊(三说已次受戒相)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。不杀生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。不偷盗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盗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。不淫欲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淫欲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。不妄语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语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。不饮酒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饮酒。

        *如诸佛尽寿不著香华鬘。不香涂身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香华鬘。不香涂身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不歌舞倡伎。不往听观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。不往观听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不坐高广大床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广大床。

        * 如诸佛尽寿不非时食。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非时食。

    经云。如上次第授已。当教发愿。大论云。当发愿言。

    我某甲受行八戒。随学诸佛。名为布萨。愿持是福。不堕三恶八难。亦不求轮王。梵王。世间之乐。愿断烦恼。逮得一切智。成就佛道(若欲兼报四恩。求生淨土者。当作如是发愿言)。

    我今以此八关戒斋功德。四恩总报。三有齐资。普与众生。同生淨土。

    大方便经云。

    不杀生者。下至微细昆虫。但有命者。不得故杀。

    不偷盗者。乃至一针一线。他不与者不取。

    不淫欲者。世间一切男女。及自妻妾。一日一夜。悉皆远离。不妄语者。

    不妄语有四。谓妄语。绮语。两舌。恶口。但与心口相违者。悉名妄语。

    不饮酒者。谓一切五穀华果酿成。能醉人者。皆不得饮。

    不著香华鬘。不香涂身者。谓不得以诸华贯串为鬘。名香为末。熏佩涂饰。及著一切庄严衣具等。

    不歌舞倡伎。不往观听者。倡伎是乐器。谓自不习歌曲戏舞。作诸妓乐。樗蒲棋博等。及他人作时。亦不往观听。

    不坐高广大床者。高不过尺六。广阔不过四尺。长大不过八尺。及一切严丽庄校床座。皆不于中坐卧也。

    不非时食者。谓不过日中敢嚼五穀。瓜果等物。若日过西一线。乃至明日天未晓。皆名非时。经云。诸天早食。佛日中食。畜生日西食。鬼神夜食。今受八戒。断六道因。学佛中食。以表中道。离断常二边之过也。

    食讫。须嚼杨枝。淨水漱口。去口中馀津。若不嚼杨枝。口中馀津尚存。而咽者。即犯非时。如无杨枝。除毒树。一切桃。槐。苦涩等树。皆可用之。五辛之物。俱不得食。

    此八戒斋。若犯前四。是实恶。性罪也。饮酒。是众恶之门。后四。是放逸因缘。若人离前五种恶。是福因缘。离馀四种。是道因缘。

 

《法苑珠林》节录

    世尊。忆念我昔游行猎戏。忘将厨宰。于深山中。觉飢索食。左右答言。王朝去时不被命敕令将厨宰。即时无食。我闻是语已。走马还宫。教令索食。王家厨监。名修迦罗。修迦罗言。即无现食。今方当作。我时飢逼。忿不思惟。敕臣斩杀厨监。臣被王教。即共议言。简括国中唯此一人忠良直事。今若杀者。更无有能为王监厨。称王意者。

    时末利夫人闻王教敕杀修迦罗。情甚爱惜。知王飢乏。即令办具好肉美酒。沐浴名香。庄严身体。将诸妓女往至我所。我见夫人装束严丽。将从妓女好酒肉来。瞋心即歇。何以故。末利夫人持五戒。断酒不饮。我心常恨。今日忽然将酒肉来。共相娱乐。展释情故。即与夫人饮酒食肉。作众伎乐。欢喜娱乐。恚心即灭。

    夫人知我忘失怒意。即遣黄门。辄传我命。令语外臣。莫杀厨监。即奉教旨。我至明旦。深自悔责。愁忧不食。颜色樵瘁。夫人问我。何故患愁。为何患耶。我言。吾因昨日为飢火所逼。瞋恚心故。杀修迦罗。自计国中更无有人。堪监我厨。如修迦罗者。为是之故。悔恨愁耳。

    夫人笑曰。其人犹在。愿王莫愁。我重问曰。为实如是。为戏言耶。答言。实在。非戏言也。我令左右。唤厨监来。使者往召。须臾将来。我大欢喜。忧悔即除。

    王白佛言。末利夫人持佛五戒。月行六斋。一日之中终身五戒。已犯饮酒妄语二戒。八斋戒中顿犯六戒。此事云何。所犯戒罪。轻耶重耶。

    世尊答曰。如此犯戒。得大功德。无有罪也。何以故。为利益故。如我前说。夫人修善凡有二种。一有漏善。二无漏善。末利夫人所犯戒者入有漏善。不犯戒者名无漏善。依语义者。破戒修善名有漏善。依义语者。凡心所起善。皆无漏业。王白佛言。如世尊说。末利夫人饮酒破戒。不起恶心。而有功德无罪报者。一切人民亦复皆然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八关

上一篇:三皈依
下一篇:最后一页